眼前經常一黑,其實是短暫性黑蒙,儘快檢查頸動脈

醫生在體檢期間監測患者的血壓。

短暫性黑蒙:瞭解其心血管意義

您是否經歷過長時間坐著或蹲著后站起來時出現短暫的昏厥和頭暈?這種現象通常被稱為「一過性黑矇」 ,可能表明潛在的心腦血管問題。本文將深入研究短暫性黑矇的重要性及其與頸動脈健康的關係。我們還將探討預防措施和定期頸動脈檢查的重要性。

什麼是短暫性黑蒙?

一過性黑矇的特徵是站立時視力短暫發黑,常伴有輕微頭暈。雖然這種情況似乎是良性的,但這種現象的頻繁經歷可能預示著潛在的心腦血管問題。

黑矇和心血管風險:探索聯繫

一個人的視力出現黑色,醫學上稱為“黑矇”,可能是由於大腦和眼睛的血液供應不足而引起的。雖然它可以影響所有年齡段的人,但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風險更高。該人群中的黑矇發作可能表明存在高風險情況,可能導致心肌低血壓、心動過緩、心絞痛甚至心肌梗塞等疾病。

出現頭暈、頭痛和短暫性黑矇等反覆癥狀的人應考慮接受頸動脈超聲檢查。該評估可以確定頸動脈斑塊的存在、其性質和管腔狹窄的程度。如果發現具有明顯管腔狹窄的不穩定斑塊,及時干預變得至關重要,而較輕的病例則需要考慮患者整體健康狀況的綜合方法。

頸動脈: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標

頸動脈位於頸部兩側,是一種淺表動脈,由於其靠近皮膚表面,可以用手感覺到。與體內更深處的冠狀動脈和腦動脈不同,頸動脈的可及性使其成為整體心血管健康的絕佳指標。頸動脈的變化可以作為其他動脈(包括顱內動脈和冠狀動脈)問題的早期預警。

定期頸動脈檢查的重要性

定期頸動脈檢查在預防全身動脈疾病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及早發現頸動脈問題,個人可以採取積極措施管理風險因素。實施低鹽、低脂、低糖的均衡飲食,同時保持健康的血壓、血糖和血脂水準,是預防措施的基礎。

誰應該考慮頸動脈檢查?

有三類人特別容易出現頸動脈問題:老年人、吸煙者和高血壓患者。鑒於頸動脈斑塊在這些人群中的患病率,建議定期篩查。對於55歲以上的個體,建議每年進行一次頸動脈超聲檢查。那些有其他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煙或飲酒)的人應考慮更頻繁的篩查。不穩定斑塊需要密切監測,最好每 3-6 個月監測一次。

頸動脈問題的早期預警信號

信號  在頸動脈病變完全顯現之前,可能會出現警告信號,包括言語困難、理解力下降和運動不協調。如果您在眼前突然變黑並在幾分鐘內消退,及時就醫對於預防併發症至關重要。

預防頸動脈斑塊移位:實用技巧

重要的是要注意頸動脈中的不穩定斑塊對突然運動很敏感。抽搐或急轉彎可能會使這些斑塊脫落,可能導致遠端腦血管阻塞,導致缺血或梗塞。這對於患有頸椎病、高血壓和骨質疏鬆症等疾病的老年人尤其重要。進行緩慢和受控的運動可以減輕此類風險。

總結:優先考慮心血管健康

一過性黑矇不應掉以輕心,因為它可以為頸動脈的健康以及整個心血管系統的健康提供有價值的見解。定期頸動脈檢查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於預防全身動脈疾病。通過識別警告信號並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個人可以保護自己的健康並保持最佳的血管健康。

參考文獻:

  1. Nordestgaard, B. G., Varbo, A. (2014). Triglycerid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 Lancet, 384(9943), 626-635.
  2. Yadav, D., & Pitchumoni, C. S. (2003). Issues in 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 Journal of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36(1), 54-62.
  3. Miller, M., Stone, N. J., Ballantyne, C., Bittner, V., Criqui, M. H., Ginsberg, H. N., … & Wilson, P. W. (2011). Triglycerid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123(20), 2292-2333.
  4. Jacobson, T. A., Miller, M., Schaefer, E. J. (2007). Hypertriglyceridemia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reduction. Clinical Therapeutics, 29(5), 763-777.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croll to Top